...一:《白虎通德论》卷一 1、《白虎通德论》卷一:《爵》《号》《谥》原文 2、《谥》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一 3、《号》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一 4、《爵》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一 二:《白虎通德论》卷二 5、《白虎通德论》卷二...
...1、谥: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引也,引烈行之迹也。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故《礼特牲》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此言生有爵,死当有谥也。死乃谥之何?言人行终始不能若一,故据其终始,后可知也。士冠经曰:“死而谥之。”今也所以临葬而谥之何?因...
...一、《爵》 1、爵: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
...1、号: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皇者何谓也?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
...一夫一妇成一室。明君人者,不当使男女有过,时无匹偶也。《论语》曰:“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5、爵:爵人于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封诸侯于庙者,示不自专也,明法度,皆祖之制也,举事必告焉。《王制》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也。”《诗》...
...匈奴的政策 。四年,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见白虎观会议)。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以后的今文经学书》卷40《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书。”则这次会议的原始记录为《白虎通德论》,再经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义》(即《白虎通》)。 《白虎通德论》后来亡佚。又,《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记载说:“建...
...1、考黜: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贤抑恶,重民之至也。《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 2、考黜:礼记九锡: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钺、弓矢、●鬯,皆随其德可行而赐车马,能安民者赐衣服,能使民和乐者赐以乐,民众多者赐以...
...1、绋冕:绋者,何谓也?绋者,蔽也,行以蔽前,绋蔽者小。有事因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天子朱绋,诸侯赤绋。《诗》云:“朱绋斯皇,室家君王。”又云:“赤绋金舄,会同有绎。”又云:“赤绋在股。”皆谓诸侯也。《书》曰:“黼黻衣,黄朱绋。”亦谓诸侯也...
...1、圣人: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2、圣人:圣人未没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