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三 四:《白虎通德论》卷四 11、《白虎通德论》卷四:三军,诛伐,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 12、《耕桑》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四 13、《灾变》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四 14、《辟雍》原文-出自《...
...为子隐何?以为父子一体,而分荣耻相及,故《论语》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9、谏诤:兄弟相为隐乎?曰:然,与父子同义,故周公诛四国,常以禄甫为主也。 20、谏诤:朋友相为隐者,人本接朋结友,为欲立身扬名也。朋友之道有四焉,...
...匈奴的政策 。四年,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见白虎观会议)。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半于天子宫也,明尊卑有差,所化少也。半者象璜也,独南面礼仪之方有水耳,其馀壅之,言垣,宫名之别尊卑也。明不得化四方也。不曰泮雍何?嫌但半天子制度也。《诗》云:“穆穆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5、辟雍:乡曰庠,里曰序。庠者,庠...
...、谏诤:朋友相为隐者,人本接朋结友,为欲立身扬名也。朋友之道有四焉,通财不在其中,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 21、谏诤:夫妻相为隐乎?《传》曰:“曾去妻,藜蒸不熟。问曰:‘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曰:‘吾闻之也,绝交令可友,...
...《诗》曰:“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因射习礼乐,射于堂上何?示从上制下也。《礼》曰:“宾主执弓请升,射于两楹之间。”天子射百二十步,诸侯九十步,大夫七十步,士五十步。明尊者所服远也,卑者所服近也。 6、乡射:所以十月行乡饮酒之礼何?所以复尊卑...
...以后的今文经学书》卷40《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书。”则这次会议的原始记录为《白虎通德论》,再经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义》(即《白虎通》)。 《白虎通德论》后来亡佚。又,《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记载说:“建...
...1、考黜: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贤抑恶,重民之至也。《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 2、考黜:礼记九锡: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钺、弓矢、●鬯,皆随其德可行而赐车马,能安民者赐衣服,能使民和乐者赐以乐,民众多者赐以...
...1、圣人: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2、圣人:圣人未没时,...
...千人亦足以征伐不义,致太平也。《谷梁传》曰:“天子有六军,诸侯上国三军,次国二军,下国一军。”诸侯所以一军者何?诸侯,蕃屏之臣也,任兵革之重,距一方之难,故得有一军也。 2、三军:王者征伐,所以必皮弁素帻何?伐者凶事,素服,示有凄怆也。伐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