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 15、《尝麦》原文-出自《逸周书》 16、《明堂》原文-出自《逸周书》 17、《諡法》原文-出自《逸周书》 18、《时训》原文-出自《逸周书》 19、《周月》原文-出自《逸周书》 20、《大戒》原文-出自《逸周书》 21、《皇门...
...》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3、《无逸》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4、《多士》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5、《洛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6、《召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7、《梓材》原文-出自《尚书》...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卷一 度训解 译文 命训解 译文 常训解 译文 文酌解 ...
...《逸周书》本名《周书》,七十篇,实存五十九篇,内容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等。 《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周书》,今存五十九篇。因为《隋书。经籍志》误注为“汲冢书”,宋人李焘等考定汲冢未出《周书》,应为历代所传,故清代...
...諡法:维三月既生魄。周公旦,大师望相嗣王发。既赋宪受胪于牧之野。将葬。乃制作諡。諡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民无能名曰神。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德象天地曰帝。静民...
...》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3、《无逸》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4、《多士》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5、《洛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6、《召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7、《梓材》原文-出自《尚书》...
...拱璧山海经之谬悠穆王游行之荒唐伪纪年之杜撰尚有揅覃缀缉之者况上翼六经下笼诸子宏深质古若是书者乎汉志儒家有周政六篇周法九篇道家有周训十四篇皆不传传者唯此儒者 2、朱右曾序:皇清经解续编卷千二十八 3、朱右曾序:南菁书院 4、朱右曾序:逸周书...
...1、考德:皇清经解续编卷千三十一终长沙王宾善化刘铎校 2、考德:皇清经解续编卷千三十二 3、考德:南菁书院 4、考德:逸周书集训校释五 5、考德:嘉定朱右曾亮甫著 ...
...1、八繁:皇清经解续编卷千二十九终长沙王宾善化刘铎校 2、八繁:皇清经解续编卷千三十 3、八繁:南菁书院 4、八繁:逸周书集训校释三 5、八繁:嘉定朱右曾亮甫著 ...
...易名也。《汲冢周書》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攻于牧野之中,終葬,乃制諡敘法,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詩·大雅》文王在上。《註》愼也,悉也。生存之行,終始悉錄之以爲諡也。《穀梁傳·范甯註》諡者,所以勸善而懲惡。《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