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六妙用_道家_【文学360】

...归根曰,是谓复命。”这是道家修道原则和方法,离开此原则都不对。有些人想修道、学静坐,那便应该读懂此文,彻底了解真正方法。其实,只要有个方法在,已不叫求静,而是求动。既然要放心打坐,那么你还再加个什么方法,那岂不更乱更忙吗? 老子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老子在线阅读-作者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六 妙用 芸芸众生命根 老子十七 人生哲学与道层面 老子十八 忠臣孝子伪装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老子十九 “王”“贼”并列烂帐 唯大英雄能本色 老子第二十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2.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是谓复命”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之极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十六芸芸众生命根_道家_【文学360】

...露出一点道曙光,马上笔锋一带,又转回去了。如同打太极拳一样,看似一拳打过来,却又缩回去,你不打嘛,等一下那只手又从另一边攻来,难以提防,挡也挡不住。这是道家神龙见首不见尾精神。老子这本书编述也是这样,因此接着又明道体作用现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老子十五哲学_道家_【文学360】

...也可以说一句俏皮话,这就是老子秘密法宝吧!老子把做工夫方法,修养程序与层次都了,告诉你在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佛家“无生”,道家标榜“长生”,耶稣基督则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十五老子“士”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五老子“士”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道经·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第一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与“天”,甚至在同一句中,有时把它当动词或形容词用,有时又把它当名词用,就不会混淆不清了。 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首句中两个“道”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是老子,或我老子,姑且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老子第二老子背上历史烂帐_道家_【文学360】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其次,在唐代诗人们词章哲学中,也可见其梗概。如唐彦谦过长陵“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于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残日重回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5.html

共找到1,104,7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