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圣人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老子第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正言若反_道家_【文学360】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后面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的一贯涵义,且让我们引用庄子·外篇(月去)箧篇中所的话,便可了解老子当时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都是为了世间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9.html

老子在线阅读-作者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存在不存在间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郭子仪鱼朝恩 卢杞、李白郭子仪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计 英雄退步学神仙 老子 圣人刍狗 正言若反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老子 吹毛用了急须磨 人为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2.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壤土草○而已,夫有孰贵之?”高诱注刍狗,束刍为狗,以谢过求福。”山训云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刍狗。”又曰刍狗待之以求福。”高注“待刍狗之灵,而得福也。”是古代祭祀,均以刍狗为求福之用。盖束刍为狗,刍灵同,乃始用终弃之物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老子的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世界,这个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公了。 到此,有关公和私的辨别问题,且让我们再看看所谓道家思想学术中另一有名的学说,那便是阴符经中一个类同的观念。不过,比老子所说更为深刻。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老子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七十一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的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的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的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共找到748,2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