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万道不离王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在线阅读-作者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二十五 天下大老母 万道不离王道人道 好不容易自然 念天地之悠悠 自然神仙 老子第二十六 一肩挑尽古今愁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两臂重于天下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2.html

老子第二十五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并且它已用或显或隐的文字言语来表达,透露了个中消息,本不需要后人画蛇添足,多加注解。 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的真相,答案自在其中。第一一开头便直截了当地,非常”。颇有拨云见日之势,一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老子第十七人生哲学的层面_道家_【文学360】

...之为“”,易经称为“形而上”。 道家“太上”的名称,初见于老子。其实殷商以前就有“太上”这个名词了。中国文学上有句“太上忘情”。固然,人生最痛苦最难做到的是忘情,之所以活着,大都靠着人情的维系。是感情的动物,古人“无情何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的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的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的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第二十五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小道。大道无为,什么都不需守,没有那些罗哩罗嗦的名堂。“道法自然”,自自然然就是,若不如此,便不合。普通的,照修炼神仙家的看法,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凡夫俗子只要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任运自然,便不离了。 中国道家有句名言“人身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第二十一孟子的证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借用孟子·尽心的话来注解老子的“其中有信”,却很恰当。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如果大家要谈修养功夫,只是一时兴来,随便搞搞打坐,认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4.html

老子第一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天”,甚至在同一句中,有时把它当动词或形容词用,有时又把它当名词用,就不会混淆不清了。 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首句中两个“”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是老子,或我老子,姑且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的。读本这一节原文的深意,以我个人的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法地”的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二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相成”等原理而建立世系基业。 在这些历来大国手的创业名王当中,最坦率而肯说出老实话的,有两个,一个是曹丕,一个是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当曹丕硬逼刘邦的末代子孙汉献帝禅位的时候,志得意满地“舜禹受禅,我今方知。”我到现在,才真正知道上古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5.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