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祀》《社稷》原文 6、《五祀》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二 7、《社稷》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二 三:《白虎通德论》卷三 8、《白虎通德论》卷三:《封公侯》《京师》原文 9、《封公侯》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三 10、《京师》...
...百姓之难至者也。” 25、社稷:何以知夷在东方?《礼王制》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又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东所以九何?盖来者过九之为言究也,德遍究,故应德而来亦九也,非故为之,道自然也。何以...
...牛,馀不得用豚,井以鱼。 二:《社稷》 1、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尚书曰:乃社于新邑孝经曰。保其社稷而...
...匈奴的政策 。四年,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见白虎观会议)。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云:“王命卿士,南仲太祖。”《礼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祖。君降立于阼阶南面向,所命北向,央由君右执策命之。” 6、爵: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当股肱也。《春秋谷梁传》曰:“追锡死者,非礼也。”《王制》曰:“葬从...
...1、考黜: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贤抑恶,重民之至也。《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 2、考黜:礼记九锡: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钺、弓矢、●鬯,皆随其德可行而赐车马,能安民者赐衣服,能使民和乐者赐以乐,民众多者赐以...
...《礼器》云:“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旒者,法四时十二月也。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无旒。” 5、绋冕:委貌者,何谓也?周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士冠经》曰:“委貌周道,章甫殷道,毋追夏后氏之道。”所以谓之委貌何?周统十一月为正,...
...以后的今文经学书》卷40《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书。”则这次会议的原始记录为《白虎通德论》,再经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义》(即《白虎通》)。 《白虎通德论》后来亡佚。又,《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记载说:“建...
...此文王,于周于京。”此言文王诛伐,故改号为周,易邑为京也,明天著忠臣孝子之义也。汤亲北面称臣而事桀,不忍相诛也。《礼》曰:“汤放桀,武伐纣时也。” 5、三军:王法天诛者,天子自出者,以为王者乃天之所立,而欲谋危社稷,故自出,重天命也。犯王法,...
...陶典刑不表姓,言天任德远刑。“禹姓姒氏,祖以亿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 3、姓名: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4、姓名: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变,人生三月,目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