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进策五道) 《栾城应诏集》第七卷(苏辙·进策五道) 《栾城应诏集》第八卷(苏辙·进策五道) 《栾城应诏集》第九卷(苏辙·进策五道) 《栾城应诏集》第十卷(苏辙·进策五道) 《栾城应诏集》第十一卷(苏辙·试论八首) 《栾城应诏集》第...
...《栾城应诏集》第九卷(苏辙·进策五道) 《民政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 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僻邪放之心起于下而不能止。 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 ...
...年。 元符三年蒙恩北归,寓居颍川。 至崇宁五年,前后十五年,忧患侵寻,所作寡矣,然亦班班可见,复类而编之,以为后集,凡二十四卷。 眉山苏氏子由书。 《栾城第三集引》苏辙 崇宁四年,余年六十有八,编近所为文得二十四卷,目之《栾城后集》。 又五...
...《栾城应诏集》第六卷(苏辙·进策五道) 《君术》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之事,非宰相不可尽行,非谏官不可尽言。 天下之人,谁能必至于谏官、宰相者?惟其少而学之,长而欲行之也,终其身而不当其位,不可以侵官而求尽其意。 是故士大夫之间,犹有...
...《栾城应诏集》第十卷(苏辙·进策五道) 《民政下》苏辙 ○第一道 臣闻三代之时,无兵役之忧。 降及近世,有养兵之困,而无兴役之患。 至于今,而养兵兴役之事,皆不得其当,而可为之深忧。 盖古者兵出于农,而役出于民,有农则不忧无兵,而有民则不...
...《栾城应诏集》第八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下》苏辙 ○第一道 臣闻圣人之治天下,常使人有孜孜不已之意。 下自一介之民与凡百执事之人,咸愿竭其筋力以自附于上;而上至公卿大夫,虽其甚尊,志得意满,无所求望,而亦莫不劳苦其思虑,日夜求进而...
...《栾城应诏集》第七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有权臣,有重臣,二者其迹相近而难明。 天下之人知恶夫权臣之为,而世之重臣亦遂不容于其间。 夫权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有;而重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 天下徒见其外,...
...《栾城应诏集》第四卷(苏辙·进论五首) 《礼论》苏辙 昔者商周之际,何其为礼之易也。 其在宗庙、朝廷之中,笾豆簠簋、牛羊酒醴之荐,交于堂上,而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乐作于下,而礼行于上,雍容和穆,终日而不乱。 夫古...
...策问十六首)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栾城三集》第九卷(苏辙·书传灯录后) 《栾城三集》第十卷(苏辙·记四首) ...
...《栾城应诏集》第五卷(苏辙·进论五首) 《燕赵论》苏辙 昔者三代之法,使天下立学校而教民,行乡射饮酒之礼。 于岁之终,田事既毕,而会其乡党之耆老,设其笾豆酒食之荐,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 盖以为田野之民,裸裎其股肱,而劳苦其筋力,长幼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