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冕,斧钺在下,胜国若化,故曰明武。 二:《大明武》 大明武:畏严大武,曰:维四方,畏威乃宁。天作武,修戎兵,以助义正违顺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谓有所亡,城廓沟渠,高厚是量,既践戎野,备慎其殃,敬其严君,乃战赦。十艺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敌不荒...
...》 48、《八繁》原文-出自《逸周书》 49、《程典》原文-出自《逸周书》 50、《大匡》原文-出自《逸周书》 51、《明武》小明武、大明武原文-出自《逸周书》 52、《小明武》原文-出自《逸周书》 53、《大明武》原文-出自《逸周书》 ...
...小明武:凡攻之道,必得地势,以顺天时,观之以今,稽之以古,攻其逆政,毁其地阻,立之五教,以惠其下,矜寡无告,实为之主,五教允中,枝叶代兴,国为伪巧,后宫饰女,荒田逐兽,田猎之所,游观崇台,泉池在下,淫乐无既,百姓辛苦,上有困令,乃有极□,...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卷一 度训解 译文 命训解 译文 常训解 译文 文酌解 ...
...大明武:畏严大武,曰:维四方,畏威乃宁。天作武,修戎兵,以助义正违顺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谓有所亡,城廓沟渠,高厚是量,既践戎野,备慎其殃,敬其严君,乃战赦。十艺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敌不荒,陈若云布,侵若风行,轻车翼卫,在戎二方,我师之穷,...
...》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3、《无逸》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4、《多士》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5、《洛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6、《召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17、《梓材》原文-出自《尚书》...
...,漢有武臣。 又漢複姓,六氏。漢有乗黃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後。《風俗通》云:漢武强侯王梁,其後因封爲氏。世本云: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何氏姓苑》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又與珷通。石似玉者。《史記·司馬相如...
...24、《文王有声》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什》 25、《下武》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什》 26、《灵台》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什》 27、《皇矣》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什》 28、《思齐》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
...《逸周书》本名《周书》,七十篇,实存五十九篇,内容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等。 《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周书》,今存五十九篇。因为《隋书。经籍志》误注为“汲冢书”,宋人李焘等考定汲冢未出《周书》,应为历代所传,故清代...
...常训》。上失其道,民散无纪,西伯修仁,明耻示教,作《文酌》。上失其道,民失其业,□□凶年,作《籴匡》。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猃狁,谋武以昭威怀,作《武称》。武以禁暴,文以绥德,大圣允兼,作《允文》。武有七德,□王作《大武》、《大明武》、《小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