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子法言》之《序》原文 2、《扬子法言》第一卷原文 3、《扬子法言》第二卷原文 4、《扬子法言》第三卷原文 5、《扬子法言》第四卷原文 6、《扬子法言》第五卷原文 7、《扬子法言》第六卷原文 8、《扬子法言》第七卷原文 9、《扬子...
...《法言》是模仿《论语》而作的一部语录体哲学著作;是用正统的儒学观点驳难诸子之说及有悖于“圣人”之教的一切言行,来维护儒教之至尊,其目的是解时惑、答人疑,故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本书对《法言》进行了译注。扬子法言 目录◎ 学行卷 第一◎ 吾子卷...
...《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诗》、《书》、《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8、卷五:或曰:“《易》损其一也,虽憃知阙焉。至《书》之不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惜乎《书》序...
...扬子法言·问神卷 〔注〕测于天地之情者,潜之乎心也。心能测乎天地之情,则入乎神矣。〔疏〕此篇多阐发经义。自“或问神”至“圣人以不手为圣人”,皆论易道。“经可损益与”以下,则杂论五经。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引伸为神智。易系屡言神...
...扬子法言·学行卷 〔注〕夫学者,所以仁其性命之本,本立而道生,是故冠乎众篇之首也。〔疏〕音义本标题如此。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云:“降圣以下,皆须学成。故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明人必须学乃成。此书既遍该众典,以教一切,...
...注亦训绩为续。躬工人绩,犹言己身既正,则人循之耳。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董子春秋繁露亦谓“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四方”。均以正己在先,正人在后,即法言“躬工人绩”之义也。法言文词隐奥,李注望文生义,可谓失扬子之旨矣。(一)“谥”...
...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 4、卷七: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鹑兮。去之五百岁,其人若存兮。或曰:“譊々者天下皆说也,奚其存?”曰:“曼是为也,天下之亡圣也久矣。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々之学,各习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 5、卷七...
...扬子法言·问明卷 〔注〕防奸必有其统,揆物必以其度,察见至微之理,探射幽隐之情。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誖乎?”〔疏〕说文:“微,隐行也。”按:引伸为凡隐之称。经传以为显著之反。问明而曰微,犹...
...扬子法言·先知卷 〔注〕图难于其易,求大于其细,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如斯而已矣。〔疏〕注“图难”至“已矣”。按:老子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德言也;群言之宗,德行也。” 20、卷十三: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观《书》及《诗》温温乎,其和可知也。” 21、卷十三: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齐桓之时縕,而《春秋》美邵陵,习乱也。故习治则伤始乱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