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27、《礼仪上》原文-出自《后汉书》 28、《律历下》原文-出自《后汉书》 29、《律历中》原文-出自《后汉书》 30、《律历上》原文-出自《后汉书》 31、《乌桓鲜卑列传》原文-出自《后汉书》 32、《南匈奴列传》原文-出自《后汉书...
...《律历中》 1、律历中:贾逵论历永元论历延光论历 2、律历中:汉安论历熹平论历 3、律历中:论月食 4、律历中: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馀年,历稍后天,朔先历,朔或在晦,月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
...官,复令待诏张盛、景防、鲍鄴等以《四分法》与岑课。岁余,盛等所中,多岑六事。十二年十一月丙子,诏书令盛、防代岑署弦望月食加时。《四分》之术,始颇施行。是时盛、防等未能分明历元,综校分度,故但用其弦望而已。 先是,九年,太史待诏董萌上言历不正...
...《律历上》 1、律历上:律准候气 2、律历上: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夫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
...《后汉书》原有二十一家撰写,《隋书·经籍志》录《后汉书》八家,今仅流行范晔版《后汉书》和袁宏《后汉纪》,余者皆散佚[3]。因《后汉书》有纪传而无志,南朝刘昭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八志(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分为...
...第二,《黄钟之实》第三,《三分损益上下相生》第四,《和声》第五。权臣既诬元定以伪学,贬死舂陵,虽有其书,卒为空言,呜呼惜哉! 久之,宜春欧阳之秀复着《律通》,其自序曰: 自律吕之度数不见于经,而释经者反援《汉志》以为据,盖滥觞于《管子》、《...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本纪 光武帝纪上 译文...
...铜臬暨羊头秬黍累尺制律,而度量权衡因以取正。然累代尺度与望臬殊,黍有钜细,纵横容积,诸儒异议,卒无成说。至崇宁中,徽宗任蔡京,信方士“声为律、身为度”之说,始大盭乎古矣。 显德《钦天历》亦朴所制也,宋初用之。建隆二年,以推验稍疏,诏王处讷等...
...,检以度;物有多少,受以量;量有轻重,平以权衡;声有清浊,协以律吕;三光运行,纪以历数:然后幽隐之情,精微之变,可得而综也。 汉兴,北平侯张苍首治律历。孝武正乐,置协律之官。至元始中,博征通知钟律者,考其意义。羲和刘歆,典领条奏;前史班固,...
...注释,分为三十卷。他在《进〈事类赋〉状》中称:谢承《后汉书》等“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为用。不忍弃去,亦复存之。” 〔8〕傅山(1607—1684) 字青主,阳曲(今属山西)人,明清之际学者。据《困学纪闻》卷十三“考史”部“谢承”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