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卷六 27、《节葬下》原文-出自《墨子》卷六 七:《墨子》之卷七 28、《天志》(上、中、下)原文-出自《墨子》卷七 29、《天志上》原文-出自《墨子》卷七 30、《天志中》原文-出自《墨子》卷七 31、《天志下》原文-出自《墨子》卷七...
...上、中、下)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六 25、《节葬上》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六 26、《节葬中》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六 27、《节葬下》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六 七:《墨子闲诂》卷七 28、《天志》(上、中、下)原文-出自《墨子闲...
...原文 1、天志上: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毕云:“《广雅》云‘所,●也’,《玉篇》云‘处所’。”王云:“所犹可也,言有邻家可避逃也,下文同,毕引广雅‘所,●也’...
...地不知道以此相互警戒。这就是我藉以知道天下的士君子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的原因。 1.士: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之于: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天志上: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
...希望遵循圣道、利于民众,考察仁义的根本,对于天意就不可不顺从。” 1.不: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止:原错为“上”。自孙诒让《墨子闲诂》改。 3.财: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4、天志中: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
...一:《天志上》 1、天志上: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
...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故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王云:“‘天之意’本作‘天之’,‘天之’即‘天志’,本篇之名也。‘子墨子之有天之’,已见上文。古‘志’字,通作‘之’,说见《号令》篇...
... 《墨子闲诂》原文 1、天志上: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毕云:“《广雅》云‘所,●也’,《玉篇》云‘处所’。”王云:“所犹可也,言有邻家可避逃也,下文同,毕引...
...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可不戒慎也!’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 《墨子闲诂》原文 然而莫知以相极戒也,王引之云:“‘极’字义不可通,‘极戒’,当为‘儆戒’,字之误也。上篇‘相儆戒’三字凡五见。...
...也。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天志下:所以墨子设立天志,作为法度标准。不仅墨子以天志为法度,就是先王的书《大夏》(即《诗·大雅》)中这样说过:“上帝对文王说:我思念有光明德行的人,他不大显露声色,也不崇尚侈大与变革,不识不知,顺从天帝的法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