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所谓文人,轻个不完,弄得别一些作者摇头叹气了,以为作践了文苑。这自然也说得通。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心境必须清幽闲适,他这才能够“悠然见南山”,如果篱中篱外,有人大嚷大跳,大骂大打,南山是在的,他却“悠然”不得,...
... 28、《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29、《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0、《堂生意古今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1、《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2、...
...三论“文人相轻” 《芒种》第八期上有一篇魏金枝先生的《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是为以前的《文学论坛》上的《再论“文人相轻”》而发的。他先给了原则上的几乎全体的赞成,说,“人应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这是不错的,文人应更有分明的是非,...
...苏丹徒人,清代举人,教育家。曾在上海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民国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11〕“养成一种‘看热闹’的情趣”这是炯之(沈从文)《谈谈上海的刊物》一文中的话。参看本书《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的引文。 ...
...从这两部书中可以参悟一点做文章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扩大一点字汇。” 〔8〕曹聚仁参看本卷第79页注〔2〕。这里提到他的文章,题目是《论“文人相轻”》,其中曾引用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话。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再论“文人相轻” 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真的“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能有多少呢!我们在近凡年所遇见的,有的是“以其所短,轻人所短”。例如白话文中,有些是该屈...
...四论“文人相轻” 前一回没有提到,魏金枝先生的大文《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里,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以为现在“往往有些具着两张面孔的人”,重甲而轻乙;他自然不至于主张文人应该对谁都打拱作揖,连称久仰久仰的,只因为乙君原是大可钦敬的...
...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扶风郿(今陕西郿县)人也。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纷纶;浩傅的意思。 〔6〕“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这两句原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钱玄同攻击当时摹仿桐城派古文或《文选》所选骈体文的旧派文人的话,...
...曹丕《典论·论文》简介 中国三国时期文学专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魏文帝曹丕著。文章包括4部分内容: ①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 ②评论了当时的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